安徽省青少年足球联赛先导赛开赛 前国脚赵鹏为比赛开球
安徽省青少年足球联赛先导赛开赛 前国脚赵鹏为比赛开球
安徽省青少年足球联赛先导赛开赛 前国脚赵鹏为比赛开球中安在线、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一条钢铁银龙穿行在山水(shānshuǐ)间,将安徽、江西、福建三省紧密相连。被誉为“中国最美高铁(gāotiě)”的合福高铁,自2015年6月28日开通运营(yùnyíng)以来,已悄然走过十个春秋。
合福高铁安徽段全长(quánzhǎng)384公里(gōnglǐ),串联起合肥南、无为、铜陵北、绩溪北、黄山北等11个(gè)车站,将合肥与黄山之间(zhījiān)的时空距离从原来的7个多小时压缩到了1个半小时。十年来,合福高铁列车开行近50万列,运行超过1.2亿公里,运送旅客5.46亿人次。
诗(shī)与远方:高铁绘就文旅新图景
“这次我们全家特意坐高铁来黄山旅游,出站后就(jiù)直接去西溪南,现在高铁出游真是太便捷了!”来自广东的温女士兴奋地说。回忆起十几年(shíjǐnián)前的黄山之行,她感慨道:“那时候高铁还没开通,我得先飞到杭州,再转乘三个(sāngè)多小时(xiǎoshí)的大巴,一路颠簸特别辛苦。”
西溪南古村落,这个被网友称为“绿野仙踪”的秘境,距离(jùlí)黄山北站(běizhàn)仅(jǐn)十几分钟车程。漫步其间,潺潺溪水穿村而过,参天古树掩映着粉墙黛瓦,展现着浓厚的徽州风情。
“高铁(gāotiě)开通前(qián),我们村一年到头(yìniándàotóu)也见不到几个游客(yóukè)。”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村党委书记(dǎngwěishūjì)吴志明说,2015年合福高铁开通后,长三角游客3至4小时就能直达西溪南村,客源市场一下子就打开了。2024年,西溪南村游客量较十年前增长近40倍,还吸引了众多文旅企业投资,民宿、餐饮、咖啡馆等业态不断涌现。
西溪南枫杨(fēngyáng)林 陈相 摄
“随着(zhe)高铁的开通,西溪南‘出圈’后,我们民宿生意也越来越红火(hónghuǒ)。”民宿主理人张翠翠笑着说。这家民宿的老板来自广东,到黄山(huángshān)旅游时被这里(zhèlǐ)的古建筑吸引,看到高铁带来的客流潜力,当即决定留下来创业。如今,这家民宿已经成为当地的“网红”打卡点,旺季时“一房难求(nánqiú)”。
据了解,黄山北站从开通初期的年(nián)发送旅客约150万人次(wànréncì),跃升至近年超500万人次,十年累计发送旅客近2000万人次。黄山市游客接待量和文旅总收入(zǒngshōurù)翻了一番多,从10年前的354.4亿元(yìyuán),上升至如今超过840亿元。
京福客专安徽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杨怀志介绍,合福高铁让黄山与周边城市形成(xíngchéng)了“1-3小时经济圈”,吸引了更(gèng)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对服务沿线(yánxiàn)人民群众,推动文旅(wénlǚ)产业融合和安徽省城镇化发展,承接产业转移,密切区域联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,加快(jiākuài)推进“长三角一体化”和中部崛起等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铜陵“火了”,成为安徽热门旅游目的地,永泉小镇(xiǎozhèn)、犁桥水镇、浮山等主要景区(jǐngqū)接待量均超(chāo)10万人次,这离不开合福高铁的带动作用。
“十年来,铜陵(tónglíng)年接待游客量从2015年的约1100万人次(wànréncì),增长至2024年的超2700万人次,年均增幅达10%,其中高铁带来的客流占比约30%。合福(héfú)高铁带动了福建、江西等省游客来铜旅游,市(shì)外游客占比从20%提升(tíshēng)至65%,周末游、假日游、短途游(duǎntúyóu)游客增长尤为明显。”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文庆说,合福高铁开通(kāitōng)运营十年来,为铜陵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产业发展:高铁(gāotiě)催生产业新生态
“东超科技现在已经进入了技术发展的‘快车道’,所以我们(wǒmen)现在更多的是‘走出去’。我们跟福建以及周边的省份都发生了密切的联动,合福高铁为我们这类扎根本地的高科技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。”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永志(yǒngzhì)深有感触地说,高铁便捷的交通网络极大缩短了企业与各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,有效提升(tíshēng)了技术合作、项目落地(luòdì)、客户服务(kèhùfúwù)和人才交流(réncáijiāoliú)的效率。
记者了解到,东超科技是一家以可交互(jiāohù)空中(kōngzhōng)成像技术(jìshù)为重点研发方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其中自主研发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,处于国际领先地位,广泛应用于智慧(zhìhuì)医疗、公共设施、智慧车载、智慧家居、智慧政务等领域。
值得一提的是(zhídéyìtídeshì),由东超科技研发的“非接触式设备”将应用在中车CR450高速动车组上,目前该设备已经完成了全气候实车路试,面对高寒、湿热、强振动等复杂(fùzá)工况,设备表现稳定、运行零故障(gùzhàng),技术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获得了充分验证,后期(hòuqī)将规模化量产交付。
一列动车组列车从合肥南站驶出 殷超(yīnchāo) 摄
合福高铁的开通同样给无为(wúwéi)市这座小城的产业发展(fāzhǎn),带来了新的活力机遇。
2015年6月(yuè),合福高铁正式通车运营,无为市迎来了高铁时代。这十年(shínián),高铁已成为驱动无为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,深刻(shēnkè)改变了无为市的发展格局。
“高铁极大改善(gǎishàn)了无为市的交通条件(tiáojiàn)和营商环境,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的瓶颈,使无为的产业生态更加优化,成功构建了电线电缆、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汽车零部件、绿色食品、羽毛羽绒、大数据等现代产业体系。”无为市发展改革委铁路(tiělù)办专职副主任赵淼说。
高铁的开通(kāitōng)显著提升了无为的区位优势(yōushì),吸引了大量企业人员往返(wǎngfǎn)合肥、南京、上海等(děng)地,让无为与合肥、南京等城市(chéngshì)的人才交流更加频繁。不少技术人才选择返乡创业或就业,推动无为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产业对接,使原本偏居一隅的县级市融入长三角“两小时经济圈”。
一列动车组列车行驶在合福高铁安徽段线路上 黄纲纲 摄(shè)
服务(fúwù)升级:智慧出行的十年进阶
从开通初期的(de)每天几十对列车(lièchē),到如今高峰期超百对列车;从专业的规范化服务,到精准的特色化服务,十年间,合福高铁(gāotiě)从“走得了”向“走得好、走得快、走得舒适”大步迈进。
作为合福高铁的重要枢纽站点,上铁集团合肥(héféi)直属站在合福高铁开通后,充分发挥客运枢纽优势,结合客流(kèliú)变化特点,持续优化动车开行方案,加密动车开行频次,新增“巢湖(cháohú)东-上海”等始发(shǐfā)列车,不断满足沿线群众出行需求(xūqiú),让“随到随走”成为可能。2024年合肥南站发送旅客超3701万人次,较2015年增长225%。
合肥南站候车室 殷超(yīnchāo) 摄
“十年来,合肥南站的(de)线路由最初的2条增至7条,开行列车由建站之初的14趟增加至如今高峰期528趟,运力足足(zúzú)提升了37倍。”上铁集团合肥直属站合肥南客运车间主任顾军说,合肥南站线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,逐步形成了辐射全国24个省(gèshěng)、20个省会城市,客流由十年前(qián)的几千人,到如今日均(rìjūn)到发旅客超10万人次的格局,不断刷新着(zhe)建站以来的历史记录。
“十年间,我亲历了服务的(de)深刻变革。从试行刷身份证检票进站到全面推广‘电子客票(diànzikèpiào)’,从扫码订餐到‘高铁外卖’品味沿途风味,硬件、软件设施的技术升级令人惊叹。”上铁集团合肥(héféi)客运段(kèyùnduàn)高铁一车队列车长张纯君说。合福高铁开通之(zhī)日,她作为首发列车上的广播员,见证了这些年的巨变。
高铁穿过合福铁路(tiělù)绩溪段 章晓璇 摄
此外,暑期(shǔqī)亲子游、学生游客流将增多,合肥南站聚焦旅客个性化需求,结合今年启用的(de)“一站式”候车区域,将为旅客打造更为舒适、便捷的候车空间,其中(qízhōng)特别配备了滑滑梯、地垫、防护围栏、防撞条等游乐设施,满足(mǎnzú)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玩乐需求。
“合福高铁是第一条纵贯安徽(ānhuī)南北(nánběi)的快速客运铁路,同时与合蚌、京沪高铁衔接,构成北京至福州的高速铁路大通道,对于完善安徽快速铁路网布局,确立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(dìwèi)起到了关键作用。”安徽省发展改革委铁建办副(fù)主任付佳佳说,十年间,合福高铁的开通促进了区域间(qūyùjiān)人才、资金(zījīn)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(hé)优化配置,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,加强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融合,提升城市的承载和辐射能力。
合福高铁的故事仍在续写——它不仅是地理(dìlǐ)空间(kōngjiān)的连接者,更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,承载着沿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(xiàngwǎng),向着更加辽阔的未来疾驰而去。(记者 吕文卫)
中安在线、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一条钢铁银龙穿行在山水(shānshuǐ)间,将安徽、江西、福建三省紧密相连。被誉为“中国最美高铁(gāotiě)”的合福高铁,自2015年6月28日开通运营(yùnyíng)以来,已悄然走过十个春秋。
合福高铁安徽段全长(quánzhǎng)384公里(gōnglǐ),串联起合肥南、无为、铜陵北、绩溪北、黄山北等11个(gè)车站,将合肥与黄山之间(zhījiān)的时空距离从原来的7个多小时压缩到了1个半小时。十年来,合福高铁列车开行近50万列,运行超过1.2亿公里,运送旅客5.46亿人次。
诗(shī)与远方:高铁绘就文旅新图景
“这次我们全家特意坐高铁来黄山旅游,出站后就(jiù)直接去西溪南,现在高铁出游真是太便捷了!”来自广东的温女士兴奋地说。回忆起十几年(shíjǐnián)前的黄山之行,她感慨道:“那时候高铁还没开通,我得先飞到杭州,再转乘三个(sāngè)多小时(xiǎoshí)的大巴,一路颠簸特别辛苦。”
西溪南古村落,这个被网友称为“绿野仙踪”的秘境,距离(jùlí)黄山北站(běizhàn)仅(jǐn)十几分钟车程。漫步其间,潺潺溪水穿村而过,参天古树掩映着粉墙黛瓦,展现着浓厚的徽州风情。
“高铁(gāotiě)开通前(qián),我们村一年到头(yìniándàotóu)也见不到几个游客(yóukè)。”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村党委书记(dǎngwěishūjì)吴志明说,2015年合福高铁开通后,长三角游客3至4小时就能直达西溪南村,客源市场一下子就打开了。2024年,西溪南村游客量较十年前增长近40倍,还吸引了众多文旅企业投资,民宿、餐饮、咖啡馆等业态不断涌现。
西溪南枫杨(fēngyáng)林 陈相 摄
“随着(zhe)高铁的开通,西溪南‘出圈’后,我们民宿生意也越来越红火(hónghuǒ)。”民宿主理人张翠翠笑着说。这家民宿的老板来自广东,到黄山(huángshān)旅游时被这里(zhèlǐ)的古建筑吸引,看到高铁带来的客流潜力,当即决定留下来创业。如今,这家民宿已经成为当地的“网红”打卡点,旺季时“一房难求(nánqiú)”。
据了解,黄山北站从开通初期的年(nián)发送旅客约150万人次(wànréncì),跃升至近年超500万人次,十年累计发送旅客近2000万人次。黄山市游客接待量和文旅总收入(zǒngshōurù)翻了一番多,从10年前的354.4亿元(yìyuán),上升至如今超过840亿元。
京福客专安徽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杨怀志介绍,合福高铁让黄山与周边城市形成(xíngchéng)了“1-3小时经济圈”,吸引了更(gèng)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对服务沿线(yánxiàn)人民群众,推动文旅(wénlǚ)产业融合和安徽省城镇化发展,承接产业转移,密切区域联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,加快(jiākuài)推进“长三角一体化”和中部崛起等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铜陵“火了”,成为安徽热门旅游目的地,永泉小镇(xiǎozhèn)、犁桥水镇、浮山等主要景区(jǐngqū)接待量均超(chāo)10万人次,这离不开合福高铁的带动作用。
“十年来,铜陵(tónglíng)年接待游客量从2015年的约1100万人次(wànréncì),增长至2024年的超2700万人次,年均增幅达10%,其中高铁带来的客流占比约30%。合福(héfú)高铁带动了福建、江西等省游客来铜旅游,市(shì)外游客占比从20%提升(tíshēng)至65%,周末游、假日游、短途游(duǎntúyóu)游客增长尤为明显。”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文庆说,合福高铁开通(kāitōng)运营十年来,为铜陵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产业发展:高铁(gāotiě)催生产业新生态
“东超科技现在已经进入了技术发展的‘快车道’,所以我们(wǒmen)现在更多的是‘走出去’。我们跟福建以及周边的省份都发生了密切的联动,合福高铁为我们这类扎根本地的高科技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。”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永志(yǒngzhì)深有感触地说,高铁便捷的交通网络极大缩短了企业与各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,有效提升(tíshēng)了技术合作、项目落地(luòdì)、客户服务(kèhùfúwù)和人才交流(réncáijiāoliú)的效率。
记者了解到,东超科技是一家以可交互(jiāohù)空中(kōngzhōng)成像技术(jìshù)为重点研发方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其中自主研发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,处于国际领先地位,广泛应用于智慧(zhìhuì)医疗、公共设施、智慧车载、智慧家居、智慧政务等领域。
值得一提的是(zhídéyìtídeshì),由东超科技研发的“非接触式设备”将应用在中车CR450高速动车组上,目前该设备已经完成了全气候实车路试,面对高寒、湿热、强振动等复杂(fùzá)工况,设备表现稳定、运行零故障(gùzhàng),技术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获得了充分验证,后期(hòuqī)将规模化量产交付。
一列动车组列车从合肥南站驶出 殷超(yīnchāo) 摄
合福高铁的开通同样给无为(wúwéi)市这座小城的产业发展(fāzhǎn),带来了新的活力机遇。
2015年6月(yuè),合福高铁正式通车运营,无为市迎来了高铁时代。这十年(shínián),高铁已成为驱动无为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,深刻(shēnkè)改变了无为市的发展格局。
“高铁极大改善(gǎishàn)了无为市的交通条件(tiáojiàn)和营商环境,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的瓶颈,使无为的产业生态更加优化,成功构建了电线电缆、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汽车零部件、绿色食品、羽毛羽绒、大数据等现代产业体系。”无为市发展改革委铁路(tiělù)办专职副主任赵淼说。
高铁的开通(kāitōng)显著提升了无为的区位优势(yōushì),吸引了大量企业人员往返(wǎngfǎn)合肥、南京、上海等(děng)地,让无为与合肥、南京等城市(chéngshì)的人才交流更加频繁。不少技术人才选择返乡创业或就业,推动无为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产业对接,使原本偏居一隅的县级市融入长三角“两小时经济圈”。
一列动车组列车行驶在合福高铁安徽段线路上 黄纲纲 摄(shè)
服务(fúwù)升级:智慧出行的十年进阶
从开通初期的(de)每天几十对列车(lièchē),到如今高峰期超百对列车;从专业的规范化服务,到精准的特色化服务,十年间,合福高铁(gāotiě)从“走得了”向“走得好、走得快、走得舒适”大步迈进。
作为合福高铁的重要枢纽站点,上铁集团合肥(héféi)直属站在合福高铁开通后,充分发挥客运枢纽优势,结合客流(kèliú)变化特点,持续优化动车开行方案,加密动车开行频次,新增“巢湖(cháohú)东-上海”等始发(shǐfā)列车,不断满足沿线群众出行需求(xūqiú),让“随到随走”成为可能。2024年合肥南站发送旅客超3701万人次,较2015年增长225%。
合肥南站候车室 殷超(yīnchāo) 摄
“十年来,合肥南站的(de)线路由最初的2条增至7条,开行列车由建站之初的14趟增加至如今高峰期528趟,运力足足(zúzú)提升了37倍。”上铁集团合肥直属站合肥南客运车间主任顾军说,合肥南站线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,逐步形成了辐射全国24个省(gèshěng)、20个省会城市,客流由十年前(qián)的几千人,到如今日均(rìjūn)到发旅客超10万人次的格局,不断刷新着(zhe)建站以来的历史记录。
“十年间,我亲历了服务的(de)深刻变革。从试行刷身份证检票进站到全面推广‘电子客票(diànzikèpiào)’,从扫码订餐到‘高铁外卖’品味沿途风味,硬件、软件设施的技术升级令人惊叹。”上铁集团合肥(héféi)客运段(kèyùnduàn)高铁一车队列车长张纯君说。合福高铁开通之(zhī)日,她作为首发列车上的广播员,见证了这些年的巨变。
高铁穿过合福铁路(tiělù)绩溪段 章晓璇 摄
此外,暑期(shǔqī)亲子游、学生游客流将增多,合肥南站聚焦旅客个性化需求,结合今年启用的(de)“一站式”候车区域,将为旅客打造更为舒适、便捷的候车空间,其中(qízhōng)特别配备了滑滑梯、地垫、防护围栏、防撞条等游乐设施,满足(mǎnzú)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玩乐需求。
“合福高铁是第一条纵贯安徽(ānhuī)南北(nánběi)的快速客运铁路,同时与合蚌、京沪高铁衔接,构成北京至福州的高速铁路大通道,对于完善安徽快速铁路网布局,确立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(dìwèi)起到了关键作用。”安徽省发展改革委铁建办副(fù)主任付佳佳说,十年间,合福高铁的开通促进了区域间(qūyùjiān)人才、资金(zījīn)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(hé)优化配置,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,加强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融合,提升城市的承载和辐射能力。
合福高铁的故事仍在续写——它不仅是地理(dìlǐ)空间(kōngjiān)的连接者,更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,承载着沿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(xiàngwǎng),向着更加辽阔的未来疾驰而去。(记者 吕文卫)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